学校简介
发展历程
郴州官立中学堂 光绪32年(1906年)3月----民国元年(1912年) 郴郡六城联立中学 民国元年(1912年)---民国3年(1914年) 湖南省第七联合中学 民国3年(1914年)---民国21年(1932年) 郴郡联立初级中学 民国21年(1932年)---民国35年(1946年) 郴郡联立高级中学 民国35年(1946年)---民国36年(1947年)上期 郴郡联立中学 民国36年(1947年)下期---1949年 郴县区立中学(与郴县县中合并) 1949年---1952年 郴县第一中学 1953年---1958年 郴州市第一完全中学 1959年,时年被评为“湖南省重点中学”,之后先后被评定为“湖南省重点中学”、“湖南省示范性中学”(全省仅七所)办学规模
有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、图书馆电子系统、双向控制系统、远程教学系统、智能语音广播系统等现代教育网络系统,并率先在全省将每个教室建成了多媒体教室,班级教学均使用多媒体,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。师资力量雄厚,学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,现有教职工359人,其中特级教师11人,高级教师136人,中级教师150人,有国家和省部级劳模、优秀教师、先进工作者20人,有国家和省级骨干教师22人,市级学科带头人37名。教学成果
教学质量 在教学质量上,学校狠抓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,以人为本,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第三教学楼人文素养,教学质量连年攀升,跨入了全省一流学校前列。历届毕业会考合格率100%,恢复高考以来连续28年成绩位居全市第一,学生多次夺得全省高考状元的桂冠。特别是近三年来,本专科上线率保持在99%以上。每年考取清华、北大学生7人。2004年清华大学录取学生数位居全省首位;2005年高考重点本科上线269人,二本上线率先在全市突破400大关,多达443人,高考上线率高达99%;2006年高考重点本科上线275人,二本上线489人,高考上线率达98%;2007年重本、二本上线率人数首次突破500人,达到503人,三本以上上线人数突破1000人;2008年高考重本上线272人,二本上线523人,三本以上1052人,列全省前茅;2009年高考重本上线280人,二本上线603人,三本上线1335人。近三年学生参加数、理、化、生奥赛获国家、省级奖励213人次。仅2005年就获国家奥赛一等奖6个,获省级体艺竞赛获一等奖20多项,2004年、2005年体艺学生高考专业成绩在全省同类学校中位居第一。教研教改 教研教改上,学校现有立项的国家级科研课题5个,省级科研课题6个。已结题的两个课题分获省一等奖、二等奖。教师省级以上获奖和发表的论文每年200多篇。如李广林校长连续三年获湖南省重点中学校长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,并均被推荐为大会典型发言;彭太军老师每年发表论文数十篇。在历次省、市教学比武中,该校教师均获一等奖,为郴州市获得了荣誉。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“全国体育卫生先进集体”、“全国艺术教育先进集体”、“省教育战线先进单位”、“省文明单位”、“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”、“全省政务公开,民主治校先进单位”、“国家教育部重点科研基地”、“清华大学优质生源基地”、“广东军区国防生源基地”、“国家安全教育基地”等荣誉和称号。办学理念
教育理念先进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,全面实施素质教育,以“崇尚一流,追求卓越”为办学目标,坚持走“育人为本,科研兴校,质量立校”改革发展之路,教师“活”教,学生“活”学,形成了“德、勤、严、活”的办学特色。 郴州一中,一所享有盛誉的百年名校。百年传承与发展,铸就了郴州一中“砺学力行、超越自我、永争一流”的精神,形成了“德为魂、勤为本、严为经、活为纬”的校风和“厚基础、强能力、活思维”的教风。 今日一中,环境幽美,布局合理,名师荟萃,设备先进,教学质量连年攀升,被誉为三湘人才的摇篮。 “办一流名校、做一流名师、育一流人才”是郴州一中人永恒的追求。我们坚信,郴州一中的明天会更美好。扶助基金
“远大扶贫基金”由每年20万元、学校“爱心基金”每年1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。
相关评论
- 评论列表(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)
-
相关新闻
公司在那里包了个羽毛球场地,有时候会去运动一下,出出汗。这个学校人烟稀少哈,至少给我的感觉是这样,早上有时会乘公司的班车,就在他家门口,晚上去打羽毛球,都没感觉有什么人气的样子,体育场和操场还是不错的~